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的讲话精神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5-19 09:00:05
  • 发布机构:扶贫办
  • 作者:
  • 编辑:宁和平
  • 点击数量:

 继上海代表团、辽宁代表团之后,3月8日,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。四川是农业大省,也是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,习近平就农业供给侧改革、脱贫攻坚等提出了要求。对象虽是四川,却对全局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农业改革:聚焦“结构性矛盾”
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习近平到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重点。
  3月7日,习近平刚刚在辽宁代表团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,振兴实体经济,第二天到四川代表团,又突出讲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  习近平指出,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,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。
  粮食连续多年实现丰收,“吃饱”早已不是问题,但一些供给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,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。例如牛奶就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、信誉保障的要求,大豆生产缺口很大而玉米供过于求。这些都属于“结构性矛盾”,如果任其发展,不仅影响农业效益、农民致富,更会危害国家粮食安全。
  习近平从“固本安民之要”的高度来强调农业的重要性,指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  具体如何推进?围绕“需求导向”和“供给质量”,习近平从加强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农产品供给,到优化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,以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,就地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一一作出部署。核心思想非常明确,就是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,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。
把握好这些,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就明确了。
脱贫攻坚: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
  讲到脱贫攻坚,习近平用的一个词令人印象深刻,那就是“绣花”。他说,当前脱贫工作,关键要精准发力,向基层聚焦聚力,有的需要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。
  这已不是今年两会习近平第一次以“绣花”为喻,3月5日在上海代表团审议,习近平就指出,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。尽管所指不同,但精神实质一脉相承,就是要把工作抓准、做细。
  当前脱贫工作正处在“攻克最后堡垒”的阶段,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。致贫的原因更是千差万别,可以说一千个村子就有一千种情况,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本细账。“精准扶贫”的意义更加凸显——做不到精准、精细,就扶不到点上、根上。
  这次在四川代表团,习近平提到的让他感到揪心的凉山州“悬崖村”,脱贫关键就在路、水、电之类的基本公共设施建设。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,习近平说“心里稍稍松了一些”。
  不难看出,习近平讲“绣花”,强调的就是一种科学态度:扶持谁、谁来扶、怎么扶、如何退,就好比如何穿针引线,“全过程都要精准”,而要诀就是12个字,“压实责任、精准施策、过细工作”。
  今年是全面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,问题不仅是时间压力,更关键的是脱贫质量。习近平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,脱贫时间表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,就是要确保不掺水。这次再以“绣花”为喻,扎实推进的意思更加明显,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遵循。
与此同时,巩固成果也是“全过程”的题中之义。习近平将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,要求增强“造血”功能,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,还特别告诫要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。
从严治党:以政治生态为标尺
  近几年两会,习近平每到代表团审议都会着重谈全面从严治党,颇具深意。在上海代表团,他指出,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,要求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。在辽宁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,习近平则反复强调了政治生态问题。
  政治生态事关从政环境,政治生态污浊,从政环境就恶劣,从而引发权欲熏心、阳奉阴违、结党营私、团团伙伙、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。反之,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坚持正确用人导向,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、做人堂堂正正、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,就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。
  习近平在四川代表团指出,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。
  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,一旦出现问题,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。习近平强调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,是一项持久的工作,深层含义就是“长”“常”二字,在全过程和各方面抓严抓实。
  习近平指出,要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,教育党员、干部坚定理想信念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,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旗帜鲜明坚持真理、修正错误。
  针对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习近平强调,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《准则》、《条例》,把好用权“方向盘”,系好廉洁“安全带”,激浊扬清,扶正祛邪,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、作出贡献。

 

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