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台胜景一歌收
  • 发布时间:2010-04-12 00:00:00
  • 发布机构:
  • 作者:
  • 编辑:
  • 点击数量:
左启

石柱盘龙镇梓州
凤凰展翅盖牛头
三台山上七星见
落马崖上看鱼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 ——《潼川民谣》

  文前所引《潼川民谣》,始见于陈奕禧编著的《益洲于役记》。原有六句,即:“石盘龙镇梓州,凤凰展翅盖牛头。三台山上七星见,九曲江边一派流。青石岩前听虎啸,两山合处看鱼游。”后几经演变,在长期流传过程中,逐步浓缩定型为今天仍在广为传唱的四句体民歌。陈奕禧(1648—1709),字谦六,号子文,海宁州(今浙江省滇宁县西南)人,曾任户部郎中,出为石阡,南安知府。其生活年代在清朝顺至、康熙年间。据此可知,这首民谣至迟在清初便已十分流行。而潼川城区的诸多胜景,也在此民谣的流传过程中声名远播。现将民谣所咏胜景,分篇简介于后:
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三台胜景一歌收之“石柱盘龙镇梓州”

  “石柱盘龙镇梓州,凤凰展翅盖牛头”。“石柱盘龙”清、民国三台方志均有记载,不但是梓州(治今三台)“一方之镇”,也是“一州之胜”。

  《乾隆潼川府志》谓其在“明万历四十年”时尚存。石柱“高五丈”,约合今四丈。清初柱折,仅余基座。基座共两层。第一层六边形,连长80厘米,饰卷云浮雕纹样。第二批圆柱形,直径120厘米,高70厘米。环柱等距刻4条高浮游龙,“‘之’、‘而’蜿蜒,鳞爪毕具”,栩栩如生。《嘉庆三台县志》刊有潼川耆宿据亲眼目睹过石柱盘龙全貌者口述绘制的《县署图》。盘龙石柱原置于三台老县衙左侧(今三台新西街西面南侧)。柱身为圆柱体,直径约为盘龙石柱圆柱基座的三分之一,即40厘米左右。柱顶有伞状华盖,直径约柱身2倍,即80厘米。华盖以三重宝珠结顶。

  “石柱盘龙”作为“一方之镇”,其产生颇富传奇色彩。相传明末在老县衙左侧有口“碗井”,因不时“出五色烟”而引起官府恐惧。“五色烟”即所谓的“王气”。“出五色烟”预示将发生地方叛乱。“邦人”乃“取巨石塞之,镌龙其上”。“殆与埋金镇王气、竖石牛镇水怪类”。据说“此物露披”,人们一旦触及,便会发生灾变,而且“历有验”,因而古时筑有围墙蔽护其中。田颂尧驻军三台时,因扩建街道,围墙被拆,便改“树木栏”。“文革”初,石柱盘龙基座迁入中山公园(今梓州公园),1998年,由县文物管理所迁入琴泉寺右。2003年,以此物为依托,建蟠龙园,成为琴泉寺和三台城区著名景点。(左启)

三台胜景一歌收之“凤凰展翅盖牛头”

  
  《潼川民谣》所咏的“凤凰”,就是三台城西以凤光优美著称的“凤凰山”。

  “凤凰山”居长平山南端,很早就以林木葱倩,形似“凤凰”得名。初唐文学家王勃曾在其《梓州慧义寺碑铭》中,运用“蹬道鱼鳞,山形凤翼”的生动比喻,来描绘长平山的风采。此后,梓州人习惯将长平山南端称为“凤凰山”。又由于凤凰山、牛头山逼近,而且前者高大于后者,《潼川民谣》因而有“凤凰展志盖牛头”的优美诗句广为传唱。1992年,凤凰山被列为三台县名胜风景区。1993年辟为三台县森林公园。1997年5月,公布为四川省级森林公园。

  凤凰山森林公园,以凤凰山为主体。其山北与长平山相连,南与三台山、牛头山相望。地势北高南低,呈东北——西南走向。占地34.67公顷。最长1020米,最宽520米,周长2310米。最高海拔455.7米,最低海拔378.8米,高差76.9米,为典型的长岗丘陵地貌。河谷、山岭、斜坡、台地、洼盆等地貌景观相映成趣。绿化覆盖率95.70%,森林郁闭度0.9,柏树、香樟、马尾松、栾树、棕榈、桉树、银杏、银桦、水杉等纯林和混交林均有分布,乔木、灌木、草原呈原复层林相。园区森林植物共有39科52属59种,野生动物80余种。是一处大自然风光雄奇幽秀的旅游观光胜地。

  凤凰山也是一座历史悠久、文物积淀深厚、名胜古迹众多的森林公园。

  如果由森林公园东北畜牧局、农业局大门登山北行里许,可在森林公园东北角的山坳里,见到有名的梓州报恩寺遗址。报恩寺有横冰泉,泉水极为甘美。相传唐昭宗害眼病久治不愈,何皇后派人取故乡横冰泉水为昭宗洗浴,竟获奇效,大获昭宗嘉奖和宠幸,因有于长平山建寺报恩之举。何皇后,梓州(今三台)人,以婉丽多智见幸于唐昭宗,后为叛将朱全忠缢杀。《新唐书有传》。

  如果由森林公园西南县林业局大门入园,前行百余米,可在东岳庙四周崖壁间,见到数量众多的汉代崖墓群。其左侧瓦房后所存的崖墓,不但规模宏大,建造精美,而且保存有历史、艺术价值极高的汉代兵马画像石多幅。这些画像,不但再现了郪县部曲武装的强盛,而且展示了郪人的尚武精神。为此《中国文物报》曾在头版重要位置详细报导,《四川省文物志·汉画像分卷》业已将该画像石收编入集。东岳庙原为唐宋保和观故址。民国时改建为川北行署森林事务所。抗日战争时期,中共三台中心县委负责人黄友凡同志,曾将县委领导机关秘设于庙内,出色地组织领导了川北中共地下斗争,在四川地方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
  在凤凰山众多名贤墓葬中,东岳庙后山的白贲墓特别具有代表性。白贲,潼川人,明朝嘉靖八年(1528)进士。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。巡按云南,调停安南(今越南)入贡,修蕃臣礼,皆白贲之力。当时南中称“名御史”。是中越交往史上影响巨大的中国古代外交官。《蜀人物志》有传。今其后裔犹有居于三台者。清嘉庆时川北镇总兵朱射斗墓,也颇有影响。朱射斗为贵州人。嘉庆五年(1800)奉令追剿白莲教,在西充高院场(一说为罗锅)陷入伏击圈,被教徒分尸。其部下仅寻回一只足,归葬于三台凤凰山。民国时抗日名将景嘉谟之墓,便值得一访。景嘉谟为三台新德镇人。抗战时期,先后参加淞沪会战、长沙会战、出生入死,功勋卓著。后升任国民军二十军代理军长、少将,于1949年12月率部在北川县起义。其后,回三台任县政协委员,于1961年病故,享年60岁。葬凤凰山。


  
凤凰展翅盖牛头


  
  《梓州民谣》“凤凰展翅盖牛头”一句所咏之“牛头”,即今三台城西牛头山。其山“形如伏牛,俯临城郭”,“楼阁烟花”,为梓州“一方胜景”。杜甫登山,赞其“花浓春寺静,竹细野池幽”。据古碑记载,山麓有北宋状元“苏易简故宅”,山头有明人所筑“梓州工部草堂”。现已恢复“草堂”旧观,并扩建为省级名胜风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  牛头山麓,宋时有洞门寺,又名天宁寺。住持则禅师,以“词章婉缛”著称于世。其《满庭芳·牧牛》词,“世以禅语为词,句意圆美,无出此右”。其词云:“咄!这牛儿、身强力健,几人能解牵骑?为贪原上、绿草嫩离离,只管寻芳逐翠,驰驱不顾倾危。争知道,山遥水远,回首到家迟。牧童今有智,长绳牢把,短杖高提,入泥入水,终是不生疲。直待心调步稳,青松下、孤笛横吹。当归去,人牛不见,正是月明时。”

三台胜景一歌收之“三台山上七星现”


  
  三台山位于三台县城西郊三里,地势险峻、风光秀美。乾隆年间,潼川知府张松荪登临后,挥笔写下《咏三台叠翠》,张知府吟道:“脉衍岷峨联剑阁,势多峥嵘何崔巍”。山间野花遍地,芬芳醉人,鸟语如弦,野鹤翩翩,不论是二月踏青,还是重阳望远,均令人留连忘返。

  此山同时以地灵人杰而闻名遐迩。北宋诗人鲁交就曾隐居于此,鲁交的五言律诗《清夜吟》曾以其清纯而获得宋仁宗嘉许。仁宗兴之所致,即席御笔手录。其山之“御史墓”也十分著名。此“御史”即明代潼川州显宦王完,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由广信府推官迁贵州道监察御史。“历官十年”政声卓异。

  三台山的三台,是古代星台、灵台、社台的合称。星台是建台观星象占卜的地方,灵台是祭祀各类神灵的祭台,社台是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。此山是古人观星象和搞祭祀的一个中心,民谣中“三台山上七星现”即是古人在此地行占星活动的真实写照。并且此山形状如三级台阶,因此叫做三台山。

  今三台县即是以此山之名为县名。三台建县历史悠久,迄今共有2202年,从西汉高祖6年(前201)起,曾先后使用过“郪”、“北伍城”、“昌城”等县名和“梓州”、“潼川”等州府名。清雍正12年(1734),潼川升州为府,府下设三台县。为何以山为县名呢?比较一致的观点是:除了此山险峻秀美和地灵人杰之外,更由于文化和名气上的原因。

  当代著名学者白剑先生认为,以三台山为中心的三台县地区,乃是“自成神明祭祀体系”的广汉三星堆族小支的离祖地三星堆较远的一个分中心,“三台文化”源于“羌夏文化“,并属于三星堆文明中心第三期文化的产物,其产生、形成和盛行的时间,距今已有3000至3600年。

  同时,以山名为县名也体现了属地以浅丘为主的地貌特征。

三台胜景一歌收之“马龙岩上看鱼游”

  
  “落马岩”双名“马龙岩”,在三台县城南涪、凯两江汇合处,下游一里左右的螺丝山南至金鱼山北以涪江西岸,相传唐代梓州狱吏王杞平时行善积德“遇异人授灵丹于长平山”后,到此游山玩水,坐骑忽然跃入江水,变成巨龙,顺水南去,其地由此得名。

  这里水面宽阔,水流舒缓。每至早春二月与三秋九月,岩下江鱼,日日露面,形成“鱼汛”,潼川因此有“马龙岩上看鱼游”的民谣世代传唱。据说,在桃花盛开或桂子飘香的日子里,往往还能在岩上见到硕大的“门板鱼”。那“门板鱼”身长一丈五、六尺;脊高七、八尺,黑里透红;鳞甲金黄;尾鳍鲜红。在其左右,则有三、四尾身长六、七尺至丈许的“文武大臣”伴驾。在其外围,则有数以万计的中、小群鱼簇拥随行。远远望去,密密麻麻,万头攒动,令人叫绝。不过,“门板鱼”现身时间极短,每次最长不过十多分钟,且总是“迟到早退”,与群鱼形成鲜明对比。因此,人们常以自己能在“马龙岩”见到“门板鱼”而自豪。

  《民国三台县志》记载,民国十七年春二月,“马龙岩”的“门板鱼”曾在“凯江上游”一带水域,“率群鱼出游”,鱼阵“先后长数里”,经“十数日”之后,才自行解散。

  据老年人回忆,民国军阀田颂尧镇守潼川期间,其部下曾在“马龙岩”上架设机关枪数挺,待“门板鱼”一露面,即交叉扫射。但枪响鱼沉,一无所获。此后,“门板鱼”一直未曾露面。人们均以为“门板鱼”那时中弹而死。谁知就在田颂尧围剿红军失败,被蒋介石撤职查办之年的早春二月,那“门板鱼”竟奇迹般地再次出现在游人面前。从此,“马龙岩”下“门板鱼”变成了潼川百姓心目中的“福鱼”。

  民国二十九年(1941)春,三台香山乡(今射洪香山乡)人任高梧,从香山动身,赴成都修建双流飞机场,路过“马龙岩”时,已是上午十点左右。当他无意间向崖下张望时,江上的奇特景观立刻将他惊呆了——“湛蓝色的水面上浮出数百条又大又粗的鱼,太阳一照,银光闪闪。鱼是一个样儿的,都有扁担那么长。”“这些鱼组成了一团一团的圆团。”“蓬在一起的鱼头,鼓起腮帮子,吸水吐水,把宽阔的水面都摆满了。”

  建国后,“门板鱼”曾多次现身。但随着涪、凯二江上游污染源的急剧增加,“马龙岩”不但不见“门板鱼”,就连一般的游鱼也很难见到了。如今党和人民政府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,三台人在“马龙岩”上重睹“门板鱼”的风采已不再是梦想了。(完)


?